在姚增戰(zhàn)讀書月活動結束時的致辭
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主席、陜西師范大學教授 李震
首先,請允許我對“姚增戰(zhàn)先生散文作品讀書月”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!
在這個月,我和大家同作為姚增戰(zhàn)先生散文的閱讀者,與大家一起沉浸在他平實而自然的講述中,與他一起暢游了名山大川、江河湖海、歷史名勝、異域風情,一起感知到了來自大自然、來自古老文化、來自我們曾經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奇聞異趣的沖擊與激蕩??梢哉f,姚增戰(zhàn)先生用他的寫作,為我們庸常的生活打開了一扇新奇的窗口,讓我們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氣。因此,讓我們感謝姚增戰(zhàn)先生,感謝他為我們帶來的這組散文作品。
這組散文是一組游記作品。其中有感懷,有抒情,有反思,有批判,作者在行走中觀察,在觀察中思考,在思考中升發(fā)出了情感的火花、思想的閃電。
從表面看,這組游記寫的是自然山水、江河湖海、港口島嶼、名勝古跡、名寺古鎮(zhèn)…… 而實質上,所寫則是作者的性情。因為散文,說到底是書寫性情的藝術。不同作者的散文之區(qū)別,絕不僅僅在于他們所寫內容的不同,更主要的則在于他們性情的差異。姚增戰(zhàn)先生性情寬厚樸實、開朗豁達,決定了其文平實自然、視野開闊、境界高遠,此可謂文如其人也。
中國的文藝批評有知人論世的傳統(tǒng),要知其文,必先知其人。姚增戰(zhàn)先生是一位散文作家,同時也是一位領導干部。在當今的俗見中,領導干部和作家兩種身份似乎很難兼容,而事實上,中國文學史上絕大多數的詩人、作家,都是他們所處時代的官員,屈原是楚國的三閭大夫、司馬遷是大漢帝國的太史公、韓愈曾任大唐的監(jiān)察御史,寫出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的范仲淹曾在陜?yōu)楣伲瑩芜^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。尤其自隋唐以降,實行科舉制度以來,所有的官員都必須是飽讀經史子集,過了科考之關,金榜題名之后,方可接受任命,走馬上任。因此,古代的官員個個是文章高手。由此可見,官員和作家并非水火,反倒是精于詩文可大大提升其履職能力。同時,官員作家也應該更具有大格局、大視野、大境界,毛澤東詩詞高于一般文人之作的根源正在于此。
本人雖無意于將姚增戰(zhàn)先生與上述文學史上的偉大詩人和作家相提并論,但姚增戰(zhàn)先生的領導干部身份,確也決定了其散文的品質。這組散文字里行間透出的憂國憂民和家國情懷,對倉頡、老子等人文先祖的敬意和對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關切與思考,均可見出姚增戰(zhàn)先生不同于普通文人的大格局、大視野、大境界。
中國作協(xié)主席鐵凝曾在《美文》上有一篇談論散文的文章,叫《散文行里沒規(guī)矩》,說的便是散文是一種自由的文體。事實上,散文既然是性情的書寫,那寫法便自然是隨情隨性而異。因此,散文的品質不在于尋章摘句、引經據典、雕龍畫風,而在于作家性情的修煉。有真性情者,必有高妙文章。在這里,我以此言與姚增戰(zhàn)先生共勉。
謝謝大家!
李震,教授,博士生導師,陜西師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,陜西省政協(xié)委員,兼任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主席、陜西省文化傳播學會副會長、陜西省新聞傳播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,兼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理事、教育部教學指導員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、第十一屆陜西省政協(xié)委員、西北大學中國西部文化研究院院長。李震長期從事文藝批評和文化傳播研究,在《中國社會科學》雜志、人民出版社、人民日報、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發(fā)表文藝批評論文、著作、紀錄片等研究與實踐成果
300多萬字。主持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項目,成果曾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獎一等獎等獎勵十余項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